安城,安吉城之简称,是唐晚至民国时期安吉州、县治地。同治版《安吉县志》记载:“元至正十六年丙申(1356),明兵克安吉,总管张俊德始筑土为城。越一年,元帅费愚甃以石,延环六里,高二丈有奇,广半之,门四:东曰迎春(宾阳),南曰朝阳(丽正),西曰宝成(迎恩),北曰拱宸(迎风)。城濒大溪,引水为濠,凿濠为池,仅通舟筏。”
安城平面略呈桃形,四周满载桑树,故有桃形桑城之美称。城内原有9街、18巷、12牌枋、72口水井及府衙、文庙、祭坛等建筑。现城墙除城垛坍塌,内墙包砌的块石大部分拆除,东门及东门外吊桥拆毁,部分护城河湮塞外,其余均保存较好。
安城城墙之城门具抗御防洪双重功能,并根据南高北低的地势精心设计四城门,即紧临西苕溪的南门相对较矮,北门高大,使得进水慢、泄洪快。并且所有城台均设内外两道城门,内城门开闭式具防御功能,外城门槽闸式为防洪所置。
安城城墙采用城墙——护城河——斗埂三重防护体系,城、闸合一,增强了防御与防洪功能。
《安吉县志》记载:
唐天祐四年(907),安吉县治迁至马家渡西(即安吉城)。
元至正十六年(1356),“总管张俊德始筑土为城。越一年,元帅费愚甃以石……”
洪武五、六年间(1732-1733),“知县张士良创建四城谯楼,岁久城圮,城濠湮塞。”
嘉靖三十二年(1553),“知州林壁重修,并增建谯楼、更铺。”
嘉靖三十三年(1554),“知州江一麟复加高城墙三尺,内土岸以石甃之。”
天启三年(1623),“洪水冲毁东城墙二十四丈及马路、帮岸,知州张梦时重修。”
雍正五年(1727),知州胜兆彬奉敕重修。
乾隆十二年(1747),知州刘蓟植复修。
乾隆三十三年(1768),知州张先岸重修。
咸丰元年(1851),知县郑廷、牟房移书院膏火存款重修。
1939年4月10日,遭日机轰炸。
1951年3月,安吉县人民政府迁出安城。改名为安城镇。
2001年7月,安城镇并入递铺镇称安城村,隶属递铺镇。
安城东500米处的西苕溪东岸有始建于五代时期的安吉城标志性建筑——灵芝塔(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)。为方便交通,正东门南约200米处之小东门外原筑有石构码头。
安城城墙是浙江及江南地区现存最完整的县级城防体系。2006年5月25日,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安吉城周围古文化遗址、古城址分布密集。安吉城城墙的历史环境基本保存,文献史料丰富,实物遗存较为完整,是研究县级城池建筑发展史的重要实物例证。